第38章 离间计而已,无须理会 求

三日后。

曹操大部业已北渡黄河,到达了河内平皋。

五日后。

酸枣诸侯二十万大军抵达虎牢关前。

孙坚在涕零拜谢曹操所赠八千余套质量佳的兵甲后,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替曹操虚张声势。

他心里猜测到,曹操或许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了。

可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曹操究竟想做什么。

北渡黄河,然后便真的在河北坐观成败?

这不是曹操的作风。

可他也确实不相信,曹操会南渡黄河,孤军深入。

南渡黄河,就算曹操真能绕开孟津关的守军,然后呢?

意义是什么?

难道曹操还想自己一万来人去截击董卓不成?

无论如何,把自己的后路全部切断,这实在是太太太太冒险了。

就算让他孙坚再多两万人,他也不敢这么做。

粮草补给是一方面,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士气。

置之死地而后生,也只有韩信真正做到了,其他人效之必死。

真到了死地,士卒们第一反应是尿裤子。

除非……

除非他们在到死地之前,便已经明白了,己方必胜,自己能活。

曹操能做到?

孙坚不信。

……

虎牢关,一间独属校尉以军官的耳室。

此时还是白天,徐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。

他听说了,虎牢关前,董卓的义子吕布连斩酸枣盟军几员大将,可谓出尽了风头。

丢了汜水关,华雄死了倒一了百了了。

他这个活着的,不但要遭受吕布、樊稠等人的白眼和嘲讽,还要受到猜疑。

董卓虽然让他继续守虎牢关,可他已经有所耳闻,有人吹风说他叛国投敌。

以至于现在他的兵都不让城了。

早知如此,不如在汜水关的时候,就死了算了。

华雄好歹还留下了尽忠而死的美名。

徐荣一口烈酒入喉,拔出佩剑,想着要不一死了之。

然而剑横到了脖子,终究还是下不去手。

“徐校尉,相国口信……”

门外走进来一名徐荣的亲卫,见到徐荣似乎想要自刎,有些被吓到。

相国口信?

徐荣酒醒了一些,放下了剑,道:“说。”

他到底还是不想死的。

“相国口信,来人说只能道与你一人听。”

徐荣迟疑了一下。

如果主公要杀自己,不会多此一举搞什么鸿门宴。

那难不成是要收回自己的降职命令,重新让自己督军?

不对,这不可能。

主公治军从来说一不二,绝不会朝令夕改。

那……

“确认是相国之人?”徐荣皱眉问道。

“是,其人手持相国符信。”

“哦,那你快请他进来。”徐荣略松了一口气。

半炷香后,一人走了进来。

徐荣拱手一礼:“不知主公有何训示,让贵使转达?”

“你是徐校尉?”来人问道,“可有印信证明?”

徐荣转身便去拿印信:“贵使请看。”

来人接过印信查看了下,确认是徐荣,“相国说,让你速速率你部二千人前往孟津关,无须知会他人。

“对了,相国还有信要交与徐校尉。”说着,来人从怀中掏出一张帛信。

徐荣接过帛信,而后顿时酒醒了一些,惊疑了起来。

主公从来不会给他们这些出征在外的将领写信的。

有什么事,都是托亲卫传口信。

而且……

对了,此人口音有些奇怪。

不好!

徐荣反应过来的时候,来人已经往里面挪了几步,此时已经走到了屏风后。

“停!”徐荣怒吼一声想叫停来人,而后立马冲前去。

然而已经晚了。

那人从袖中掏出了匕首,毅然决然在脖子一横。

血溅五步。

屏风、墙,尽是血迹。

徐荣呆滞片刻,而后惊疑不定弯下腰,在血泊之中捡起那所谓的相国符印。

是他与华雄遗留在汜水关中之物。

所以是曹操?

他捏着帛信的手,颤抖着将信送到胸前,一时间竟不知该不该打开。

他隐隐猜到应该是离间计。

可离间自己,有什么用?

为了杀自己?

信里又到底写了什么?

徐荣看向地那具尸体,再看看墙的血迹,本被酒熏红的脸顿时变得惨白。

这明显是想制造自己与此人来到房间深处,密谋什么的现场。

他很清楚,董卓信任他,可李儒眼睛早已经放在了他身。

估计此人还没走到自己这里,李儒便已经收到了消息,过不了多久应该就会到了。

看?

不看?

直接给李儒?

可说自己没看,李儒会信吗?

烧毁?更不行。

当李儒风风火火赶到的时候,徐荣端坐在几案前,一言不发。

“死了?”李儒看着地那具尸体,神色有些震惊,不过马便恢复了冷漠。

“自杀的。”徐荣将帛信递给了李儒,“我没打开过。”

李儒冷冷接过帛信,却是没有直接打开,而是继续观察起了地的尸体。

连续半月无雨,鞋底却如此泥泞,应该是翻山过来的。

虎牢关能挡得住二十万大军,却挡不住零星几个人翻山越岭而来。

李儒又抹了一把墙的血迹,“故意走到里面来自刎而死。

“应该是知道我们会注意到他,怕被我们抓住问出什么话来。

“又或者想让我们认为,你与他在里面密谋些什么。”

李儒打开了帛信。

看完后,将其丢在了案几。

“好了。

“离间计而已,无需理会。”

李儒言罢招呼亲卫离去。

自始至终,李儒没有正眼看过徐荣一眼,也没有问过徐荣一句话。

徐荣在觉得被羞辱与无视的同时,诧异非常。

就这么就过去了?

居然没有大动干戈?

甚至连句话都没有问?

那李儒派人暗中监视自己,目的究竟是什么?

徐荣捡起了几案的帛信:

【君前番所为,已如实禀报盟主】

【盟主有言,若再助我等南渡孟津关,日后董贼灭亡,必向天子书,表君车骑将军,封侯可期】

$(\".noveContent\").last.addClass(\"halfHidden\");setTimeout(function{$(\".tips\").last.before(\"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,接着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