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颗红

沈烨本来就对法国警察局查案的本事没报什么希望,倒是当地的医院比较积极,隔三差五就打电话到酒店房询问伤情。

“我又不是棉花做的,“他不以为然,当着随行队医的面挂掉电话,“难不成还能裂了?”

随行队医听见以后讪笑两下,倒了几粒维他命在桌子上。

沈烨盯了他一秒,吃了。

队医在这,不是因为他伤筋动骨,而是国家队要参加巴黎和瑞士的两站比赛,后勤部队已经过来准备。

他没有比赛的心境,收拾东西准备去参加活动。

所谓“东西”,不过是如何穿着搭配。

料想朴正恩和李承维也没什么穿搭天赋,他从衣柜里随手扯了一套卫衣牛仔裤,直接出门。

活动主办方精心准备了噱头,什么羽坛高手齐聚之类的,沈烨不在乎这些个,于他而言,就是个纯聊天的悠闲下午。

在台下候场,许久不见的李承维确实穿得朴素,看着就跟沈汶一样的奶爸风格,但朴正恩就突出得太明显。

呢面长外套,针织暗纹毛衣,同样配色的袜靴,潮流得连他手里的那杯星巴克都溢价无数。

“你他妈是走秀去了?”李承维身为马来西亚人,普通话也顺畅如母语,所以三人沟通毫无障碍。

朴正恩一贯谦虚,却洋洋得意地转了个圈:“虽然不是我搭的,但绝对perfect”

“我想要你这条裤子,”李承维直接上手掂量,“显腿长,你该去当个梨形身材穿搭博主。”

说罢还瞥了眼沈烨,毕竟这词是从中国流传出来的。

“狗屁,你退役几年就净看点没营养的。”

在雄性竞争里,除了特别心大的,就没有人愿意甘拜下风。

特别是沈烨。

“喂喂喂,”李承维体谅他是三个人里年纪最小的,没怼回去,继续对着朴正恩,“你转过来,衣服的标牌好像没剪。”

是没剪,还贴了一张便签,沈烨看到了。

字迹有那么一点熟悉,明显是给朴正恩搭衣服的人做的标记。

他恼火地跺脚,按灭直觉的想法。

反正,那个女人说好了,会来机场接他的。

“喂,”李承维这回是真在喊他,“听说你和正恩都要去东京,这可不是件容易活。”

沈烨侧目颔首:“嗯,你别老是‘喂喂’的。”

“没办法,”李承维是典型的东南亚身材,一耸肩,整副骨头都往上窜,“我家老二的小名就叫薇薇。”

“滚。”

等到上了台,有主持人把握大局,聊天的话术就稍微正常了些。

三个位置,沈烨坐中间,朴正恩和李承维在左右。

从严格意义上来,沈烨和朴正恩的职业生涯完全重合,锋芒闪耀的伦敦,炉火纯青的里约;而李承维出头的时间更早,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。

“正恩要参加东京奥运的话,应该没什么问题?”主持人引导话题,“目前你在韩国国内的世界排名依然最高,争两个名额可以的吧?”

“是,”朴正恩顺道向台下的观众介绍机制,“从12年开始呢,奥运会同个国家同个项目只允许两名运动员参赛,会根据提前一年开始的积分周期决定人选,当然,主办国的运动员是可以发绿卡的,多加一个人。”

科普很有效,毕竟在欧洲,羽毛球不是大众运动,总归要说得明白些。

“但对于沈烨来讲,可能就有点竞争咯,”主持人换话筒,“目前,王峥宇,宋晨,柯鹏的世界排名均高于你。”

“呵,”沈烨挑了下额边的碎发,“现在才18年1月,积分赛明年才开始,急什么。”

充分的胸有成竹。

朴正恩稍微有些局促:“是啊。”

很多时候,金牌是底气。

很多人说,如果李承维晚生两年碰上沈烨,不一定能拿下雅典的金牌;很多人说,如果朴正恩晚生两年,没准东京和巴黎的金牌都是他的。

可惜这世上,没有如果。

访谈活动散了场,三个人找地方喝酒,喝着喝着心事也没了。

巴黎的小巷乱区,鱼龙混杂,隔壁桌几个赤膊纹身的混混在大声嚷嚷着什么。

沈烨皱眉。

李承维略懂外语,把原话翻译过来:“他们在讨论一开始纹身的原因,都说是为了纪念某个人某件事,但纹多了,才发现这感觉还不够刻骨铭心。”

“hey,”酒保路过隔壁桌时,也加入了对话,“trythat”

他指向路对面一家幽暗的小店,橱窗柜里摆着几颗珍珠大小的彩石,连着尾部的长针,像是流星。

“喂,沈烨,你干嘛去?”

宋晨到巴黎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宋知芸做的卤牛肉拿给沈烨。

这活轻松,都住在同一家酒店,上下楼的事情而已,他还能先偷吃两口再送。

等到敲开沈烨房间的门,他看着眼前的男人,歪头表示奇怪:“烨哥,你带着口罩干嘛?”

“好好比赛。”

“哎哟哥,你不要和我姐夫一样啊”

“你嘴巴是不是欠抽?”

“是是是,”宋晨认怂,“诶哥,那你走的时候和我们一班飞机不?”

“嗯。”语气是确定的,但音节是含糊的。

像是咬到了舌头。

但这样无厘头的揣测显然站不住脚。

房间门就地关上以后,宋晨忍不住打了个喷嚏,“靠,哪来的碘酒味儿。”

酒店只有一个食堂,所以之后几天比赛的日子,宋晨和王峥宇都会在食堂碰见沈烨。

他俩累得像水里爬上来的狗,狼吞虎咽光盘,沈烨是已经吃完,戴着口罩优哉游哉地看他俩吃。

“幸好瑞士的比赛临时取消不用去,”宋晨戳了戳碗里的土豆,“后天就能回家过年咯!诶王峥宇,你到了机场打算咋回家?”

王峥宇也不喜欢吃土豆,勉强啃了一口:“我爸来接我,然后坐高铁。”

“哎呀呀你爸可真好,我姐就不一样了,她说我没拿冠军的话就自己爬回家,看样子我是得跟领队定一下机场大巴了,烨哥,要不要一起啊?”

“不用,我女朋友会来接我。”

略带炫耀的语气。

这话,震惊得王峥宇都把土豆吐出来了。

“你从哪找来的女朋友?”

“地球上找的。”

“我靠沈烨,瞧瞧你得意的!”王峥宇结巴得拍桌子,“我我我我想见见。”

“你已经见过了。”沈烨卖关子。

没多久,沈烨承认自己有女朋友的事就在队里传开了。

大家表面惊讶,内心其实都酸溜溜的。

正常情况下,练体育的人都没什么圈子外的朋友,所以基本都是家长来接,但大伙都心疼自家老人年事已高,很少有开得了这个口的,只能拎着四五个巨大的箱子坐机场大巴然后转高铁,简直比训练还折腾。

于是乎,离启程回家的日子越近,越多人向沈烨打听。

”诶,烨哥,你女朋友是有车嘛?”

“当然有。”

“那是不是落地以后,她能直接带你去外面餐馆吃好吃的?”

“当然了。”

“呜呜呜我羡慕惨了,我回家还得先做家务,咱家那房梁又歪了,全指着我修”

“我也是我也是!我还得去杀猪!我贼怕猪!”

衬托之下,沈烨的优越感油然而生。

最后一个比赛日,宋晨没能拿下冠军,输给了丹麦的选手,好歹比分接近,虽败犹荣。

回家过年的欢乐情绪压过比赛结果,大部队全体欢乐地去机场,登上飞往b市的航班。

趁着还有网,沈烨把航班号发给秦茗,顺带把接机口和预计落地的时间都备注齐全。

编辑消息的功夫,岑梨禾发来的行程安排就比较烦人了。

对不起啊,这几天太忙忘了告诉你,就是那个体坛大奖的典礼,就在明天晚上,你记得来参加

他不悦地把消息点掉。

往好的方面想,虽然吃不上饭,但他可以补偿她一个晚上。

“烨哥,”隔壁座的王峥宇忍不住提醒他,“你收敛点行不行?都高兴一路了,笑成这样很”

很没有骨气,很馋,像急着去吃肉的兽。

等时装周的所有事情都了结后,秦茗回国,投入新的忙碌。

十几天没坐到办公桌前,她看着日历上画的某个圈,都忘了这是什么意思。

想来应该是什么重要的典礼,就旁敲侧击地问jessica

jessica想了会才记起来:“哦!这一天是下周五对吧?那是体育大奖的颁奖礼,我记得你是颁奖人,当时组委会给我和你都发邀请了,指望着咱们带几个明星过去增加曝光度。”

“哦,我想起来了。”秦茗道了一句。

但她想起来的不是jessica说的,而是乒乓球队的任务。

国家花的钱,自然要物尽其用,体育大奖是难得的曝光点,她务必要安排妥当。

秦茗虽然懂得不多,但在乒乓球队里也有认识的熟人好做帮衬。

那个人就叫龙博。

从前录《雨林游戏》的时候不知道他的厉害,现在是了解得很彻底。

她为了请教问题,经常同他发消息,活动前一天还在确认细节,只是转发文件的时候不小心点错了,发给沈烨。

她心虚地再次撤回,希望他没看到。

往上翻了翻聊天框,几分钟前,他给她发来航班的信息,外加一个表情包,是条在等主人接它回家的卡通小狗。

她莫名有点烧,把手机扔回桌上。

麻烦事一堆,吧唧还放在代璇那儿,怎么第二条狗就要回来了。

虽然有些抗拒,但秦茗想了想决定还是去。

然而真的等到周五晚上七点,她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。

从下午开始的会议一拖再拖,新招进来的员工犯了不少错误,她血压都高了几个度。

“市场调研就这个样子?”秦茗在幻灯片上画标记,已经没了脾气,虚笑,“目标观众是全国二十亿网民?中国人口都没这么数。”

她话说得不重,但意思么,参会的人都听懂了,低着头装鸵鸟道歉。

“这个,要不咱们休息一下?”有人斗胆开口,“秦总,现在已经七点零五了,大家都还没吃饭。”

秦茗蹙眉,看了眼腕表。

一看,才想起来真正的要紧事。

旁边,完全静音的手机又闪了下屏幕。

无数个未接电话。

马克笔被扔在地上。

“shit”

空旷的办公室里,这一声语气词音量甚小,但惊得外头加班睡着的员工一个个都抬起头张望,表情如临大敌,背脊挺得笔直,诡异似倒立直起的多米诺骨牌。

秦总什么时候会骂人了?